華雄(?—191年),東漢末年董卓帳下武将。在正史《三國志》裡,東漢獻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華雄隻出過一次場,且是被孫堅殺死的背景角色;而在小說《三國演義》裡,華雄同樣是董卓帳下武将,在各路諸侯讨伐董卓時,華雄自告奮勇率五萬步軍,阻擋各路諸侯大軍,連殺鮑忠、俞涉和潘鳳三員武将,最後被關羽殺死。
在正史《三國志》裡,華雄生年不詳,隻在《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讨逆傳第一》裡出過場。東漢獻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董卓操縱朝政,各路諸侯起兵讨伐董卓,孫堅也起兵響應,被封為破虜将軍兼豫州刺史,剛開始孫堅在梁郡與董卓的軍隊交戰,大敗,孫堅突圍到陽人,收攏敗兵,再次與董卓的軍隊交戰,卻将董卓的軍隊殺得潰不成軍,還斬了董卓的都督華雄。北宋司馬光所着的《資治通鑒》也提及華雄是被孫堅枭首:“堅出擊,大破之,枭其都督華雄。”
曆史學家對于華雄是姓“華”還是姓“葉”頗有争論,曆史學者盧彬在着作《三國志集解》裡引用清末着名曆史學者潘眉的華“督當為尉,華當為葉,《廣韻》二十九葉引《吳志·孫堅傳》有都尉葉雄,知宋本如此,今本誤,也應從《廣韻》”,他們認為,在宋朝的時候,“華雄”的名字是叫“葉雄”。
但也有曆史學者認為,宋末元初曆史學者胡三省在校注的着作《資治通鑒·卷60》裡,“華雄”的名字并未改變,而且,胡三省還專門注釋了“枭,古堯反,華,戶化反”,可見在當時,“華雄”這個名字在史書裡出現過。
《三國志卷四十六·吳書一·孫破虜讨逆傳第一》:卓遣步騎數萬人逆堅,輕騎數十先到。堅方行酒談笑,敕部曲整頓行陳,無得妄動。後騎漸益,堅徐罷坐,導引入城,乃謂左右曰:“向堅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籍,諸君不得入耳。”
卓兵見堅士衆甚整,不敢攻城,乃引還。堅移屯梁東,大為卓軍所攻,堅與數十騎潰圍而出。堅常着赤罽帻,乃脫帻令親近将祖茂着之。卓騎争逐茂,故堅從閑道得免。茂困迫,下馬,以帻冠冢閑燒柱,因伏草中。卓騎望見,圍繞數重,定近覺是柱,乃去。堅(孫堅)複相收兵,合戰于陽人,大破卓軍,枭其都督華雄等。是時,或間堅于術,術懷疑,不運軍糧。
在小說《三國演義》(嘉靖本)裡,華雄的人物形象得到了戲劇化的演繹,并涉及到了一個典故“溫酒斬華雄”。在小說中,華雄是關西人,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勇武過人,是董卓手下的武将。
小說中的相關情節如下:東漢獻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十八路諸侯起兵讨伐董卓,華雄請戰,董卓封華雄為骁騎校尉之職,率五萬步軍,抵抗各路諸侯聯軍于汜水關前,先殺了濟北相鮑信的弟弟鮑忠,董卓大喜,加封華雄為都督,之後華雄率軍與孫堅部交戰,将孫堅殺得潰不成軍,斬孫堅麾下武将祖茂;華雄又到衆諸侯寨前罵戰,連斬袁術麾下武将俞涉、太守韓馥麾下武将潘鳳,一時諸侯皆失色。此時,關羽請戰,曹操倒酒一杯,想為關羽壯行,關羽卻沒有喝酒,隻說去去便來,出帳與華雄交戰,不一會,關羽便提着華雄的頭進帳,其酒尚溫。
毛本《三國演義》中華雄事迹與嘉靖本大緻相同,但删除了“一合被斬”的情節。
評書形象
傳統評書《三國·美髯公溫酒斬華雄》将小說中僅500餘字的原文改寫成了近萬字的長段,被認為是《三國》的名篇。評書詳細講述了袁紹集團内部的将領們圍繞是否派關羽迎戰華雄展開的争議,用許多筆墨刻畫了登場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着重渲染了華雄戰無不勝、勇不可擋的形象,并凸顯了衆諸侯談及華雄時的驚恐失色。
喜歡從原始部落到清末請大家收藏:(xiakezw)從原始部落到清末【俠客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甜牙齒+番外 [娛樂圈]老婆,我要報警! 快穿:滿級大佬駕到,主神又哭了 (綜同人)死不了的黑魔王 不乖 情書六十頁 龍魂現世,華夏騰飛之時 (娛樂圈)小哥哥們,你們跑不掉了 被吻醒的惡魔 天亦醉晚櫻[娛樂圈]+番外 封鬼 惡質男生别使壞 撐腰 (第五人格)十字 開局重生得靈镯 擁抱分你一半 [我英]愛染症候群 超時空祭奠 [綜漫]cp是個什麼鬼 (死神同人)[死神]虛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