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陽光,猶如一縷金色的細紗,溫柔而莊重地灑落在千山連綿起伏的峰巒之間,把整片大地裝點得如詩如畫,如同仙境般神秘而又靜谧。姜鴻辰獨自漫步在這瑰麗的景色之中,他的心靈被這壯美自然景觀深深吸引,仿佛沉醉于一幅立體的水墨畫卷中,無法自拔。
來到千山,是源于他對曆史文化的熱愛與敬仰,渴望在這被譽為“東北明珠”的聖地中,以一顆探求的心靈,拂去歲月在文化寶藏上積澱的塵埃,發掘那些深藏不露的人文精髓。
在這裡,佛教文化與道教文化交織相融,猶如兩條巨龍盤旋其中,共同賦予了千山獨特的靈性和深邃的精神内涵。翠峰之巅,古寺靜谧;幽谷深處,道觀悠然。二者交相輝映,和諧共存,為千山增添了一份莊重而神秘的氣息。
矗立于千山正門兩側的那副氣勢磅礴的對聯——“南海八千裡,遼東第一山”,蒼勁有力的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訴說着千山跨越時空的輝煌曆程和堅韌不屈的生命力。每一個筆畫都似乎蘊含着無盡的故事,生動地展現出千山的磅礴氣勢和無窮魅力,讓每一位踏入此境的旅人,都不禁為之震撼,心生敬畏。
千山,這座承載着千年歲月痕迹的名山,在北魏時期就已經開始書寫其與佛教不解之緣的故事。到了遼金時代,千山的佛教文化更是達到了鼎盛之境。五大禅林——香岩寺、大安寺、祖越寺、中會寺、龍泉寺如同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群山之間,形成了規模宏大且獨具特色的古建築群落。這些寺廟不僅建築巍峨壯觀,更彙聚了大量的僧侶信衆,研習佛法,弘揚禅宗,使千山成為當時北方地區佛教文化的重要中心。
明清兩代,道教在這片山水間繁衍生息,步入了它的黃金時代。九宮、八觀、十二茅庵如星辰般散布在千山各處,道韻悠長,仙風飄渺。道士們在此修行煉丹,探究長生之道,使得千山又增添了一份超凡脫俗的神秘色彩。
而今,千山更是以其世界最大的天然彌勒大佛及重達260.76噸的世界最大玉佛而聞名遐迩,這兩尊佛像猶如天地之間的見證者,默默訴說着千年的滄桑變遷與曆史積澱。
此外,千山的寺廟音樂,那深沉悠揚的鐘磐之聲,已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它如同流淌在時空長河中的旋律,滿載着濃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向世人展示着千山獨特的精神風貌和人文魅力。
遠道而來的姜鴻辰,終于在全真道觀無量觀前停下了腳步。他以一種敬畏而輕柔的動作,撫摸着那滿載時光痕迹的石階,每一步踏下的地方,仿佛都是在曆史的脊背上留下了印記。
這無量觀依山而建,僅在小部分區域采用了中軸線布局;其構造精緻小巧,秀麗宜人,與周圍的山體景色融為一體,相映生輝,宛如一幅生動立體的山水畫卷。觀内香火旺盛,金碧輝煌,彩繪的梁柱無聲訴說着昔日的繁華風華。
道長身着一襲皎潔的青灰色道袍,衣袂随風輕舞,宛如流雲遊走于世間的禮贊。他那曆經歲月沉澱卻依然清澈如泉的聲音在空靈的山間悠然響起:“善人,你所見這千峰競秀的千山,山石草木,流水清風,每一處靜谧的存在都在以它們獨特的方式诠釋着道法自然的深邃内涵。看似沉默無聲,實則蘊含着萬物共生、萬籁俱寂的宏大樂章,每一聲細微的響動,都是對宇宙真理沉穩而莊重的低吟。”
面對道長的這一番富有哲理的話語,姜鴻辰眼神中閃過一絲領悟的光芒。他将目光投向眼前那一尊香煙缭繞、淡雅甯靜的香爐,雙手結印,微微低頭,以一種無比虔誠的姿态回應道:“道長所言極是,我心領神會。千山之音雖隐匿于寂靜之中,卻能在每個人内心深處激起層層漣漪,引發靈魂深處的共鳴。它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内心的平靜或紛擾,讓我們在品味其靜默之時,也能傾聽到來自生命本源的深遠呼喚。”
姜鴻辰此刻正與那位仙風道骨、滿腹經綸的道長相對而坐。二人身處古樸靜谧的道觀之中,窗外翠竹依依,室内檀香缭繞,一派清寂之氣。姜鴻辰目光炯炯,面帶虔誠,徐徐啟口,言語間透露出對道家哲理的深深敬仰和探求之心:“道長,面對那句流傳千古、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道可道,非常道’,您是如何以其深厚的修行底蘊和智慧眼光去解讀其背後的深遠内涵呢?”
對面的道長并未立刻回應,而是微微阖目,手輕輕捋過垂至胸前的銀白長髯,仿佛在梳理那千年的智慧與沉澱。待到清風悠然吹過,他悠然睜開眼睛,那雙深邃的眼眸裡仿佛藏着星辰大海,言辭間流露出歲月沉澱下的睿智光芒:“《太上清靜經》有雲:‘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此乃對道的至高诠釋,生動展現了道無所不在,卻又無法以世俗語言精确描繪的特質。”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道無形,它無所不在,卻無法以形體描述,正是它生育了天地之間的一切。大道無情,不偏不倚,猶如日月星辰之運行,恒久而穩定,遵循着自然規律,從不因萬物情感變化而改變軌道。大道無名,它默默滋養着萬物生長,卻又不求任何回報和名聲。
對于你所提出的‘道可道’,這是在探讨道的本質,它雖無形無相,但卻并非不可言說,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自然、體悟生活來認識和理解這個世界的規律和本源,這就是所謂的“道之體”。然而,‘非常道’則揭示了道的無窮變化和不可捉摸的特性,它不是固定不變的教條或模式,而是随着時空流轉,不斷衍化、生生不息的力量,這就是道的運用或者說顯現,即‘道之用’。因此,無論是體還是用,都在揭示一個真理——道既是可知可感的,又是超越一切常規認知的。”
因此,“道”不僅僅是用來指代宇宙萬物本原的一個符号或者字眼,更是對其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作用力的一種命名。它既是本原之“字”,代表着那個無形無象、超越言辭的本體;同時亦是作用之“名”,象征着創生并引導萬物運行、演變的内在規律與準則。如此一來,祖師以“道”為載體,借由《道德經》首章的精辟論斷,為我們開啟了一扇洞見宇宙真理與生命奧秘的哲學之門。
對于修行者來說,那飄渺而深遠的“道”,其理解與修為的深度與廣度,猶如攀登一座無盡高峰,可大緻劃分為三個逐層遞進、層層相扣的層次。首先,處于最淺顯易見的一層,即小乘之道,它深深植根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從修身開始,涵蓋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廣大範疇。這一階段,每一位修行者都如同精心打磨一塊璞玉,通過自我修煉與道德完善,涵養内在的純淨和力量,從而對周圍環境産生積極影響,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安定,乃至國家繁榮昌盛,天下太平,這是每一個個體在紅塵俗世中踐行道義的具體體現。
然而,當修行者的腳步進一步踏入更深層次時,便觸及到了中乘之道的門檻。此時,他們不再滿足于僅僅處理世俗瑣事與個人修養,而是追求對道之本質更為深邃的理解與感悟。這一步,他們開始探索并掌握那超越物質表象,潛藏于萬事萬物發展變化背後的規律與真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道之深遠與玄奧。他們在思考中洞悉天地,于靜觀中領悟大道,能夠把握住那無形無迹卻又無所不在的自然法則,将自身融入宇宙的宏大秩序之中,進而達到一種超然物外,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精神境界。
至于大乘,那是對道理解達到極緻後的境界,不僅通達事理,能夠領悟天人合一的大智慧,更能運用道的力量移山倒海,救民于水火,拯救萬民的生命。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得道者,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大道,将抽象的道義轉化為普世的大愛。”
在姜鴻辰的眉眼之間,流淌着一道深邃而富含哲思的韻律,那不僅僅是對知識無盡邊界永不停歇的追尋,更是他對道家至高真理深度領悟與不懈探索的寫照。他緊蹙的雙眉下,是一片沉靜而專注的思索之海,正竭力揭開一層層籠罩在哲學領域的迷霧,力求觸及那深藏其中的核心奧秘,捕捉那一縷神秘且崇高的真理光芒。
他以無比堅定的決心和銳利的洞察智慧,嘗試将這博大精深的宇宙觀融入個人修身養性的修行實踐中,探尋自我生命在這浩瀚宇宙中的定位與價值所在,猶如星辰大海中的一顆璀璨孤星,尋找其獨特的運行軌迹與存在的意義。
思緒翻湧之際,姜鴻辰再次向對面那位須發皆白、仙風道骨的長者請教,他的每一個字都似乎蘊含着對大道探索的決心:“道長,‘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其中所寓含的深遠哲理,懇請道長進一步闡釋,以便我能更好地理解和領悟。”
面對他的疑問,那位鶴發童顔、仙風道骨的道長,微微一笑,那笑容裡蘊含了千年歲月沉澱下來的智慧。他徐徐開言,語調和緩而莊重:“善人啊,你所問的這一句,實則是道家思想的精髓所在。初時,天地渾沌未開,尚未賦予任何名稱,故謂之無名,它象征着混沌未分的無極狀态,是創生的起點,乃天地萬象之源起。而在形象顯現、陰陽交替之際,有了天地之名,便開啟了萬物衍生的過程,此即有名,為萬物生長、變化的根本,亦即太極之境。”
他又進一步闡釋:“從無極到太極,由無形化有形,由一而萬,這正是大道生生不息、變化無窮的表現。無極與太極,看似對立,實則一體兩面,共同構成了宇宙生成演化的規律。而天地間的萬物,無論是日月星辰,還是山川草木,乃至人之身心,皆遵循天幹地支的運行規律,由天地交感而生,因此,人與天地本為一體,息息相通,如何順應自然,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便是我們修煉路上亟待探讨的重要課題。”
辭别了道長後,姜鴻辰踏入了一片承載着千山寺廟音樂傳承的氛圍之中。在這片充滿神秘色彩的土地上,寺廟音樂以其深邃的宗教内蘊和濃厚的地方民俗底蘊,悠然展現。同時,也是此行的真正目的,深入挖掘并詳盡記錄下唯一被列為國家級保護項目的寺廟音樂——千山寺廟音樂。
喜歡尋覓心靈歸宿請大家收藏:(xiakezw)尋覓心靈歸宿【俠客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重生:先把出生點在廁所的刀了 前女友是大神[電競] 被毛絨團子包圍啦![星際] 相見歡+番外 告白後的黃昏[弦音] 總攻我是恒星 武将觀察日記+番外 愛情公寓之一諾千金 身為反派,女主懷中抱 皇恩浩蕩【CP完結】 (峰霆同人)峰霆——叛愛 海賊王之我隻想擺爛 炮灰雄蟲靠論壇爆火了 鬼将 奶娃下山抓鬼啦 (盜墓筆記同人)[老九門]N個不同的佛爺八爺 國師幫幫忙+番外 叛兒嬉春 (超神學院同人)風涼雪薇+番外 綜影視:穗禾稀奇古怪的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