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門

小說門>明史遺夢 > 第二章 救濟院(第1頁)

第二章 救濟院(第1頁)

崇祯十五年,這年九月的順天城上下都籠罩在一股濃烈的痛辱與恐慌雜糅的沉悶氣息之中。

順天城内閣公事處内,當朝内閣首輔周延儒正坐在主位審視下位的官員。

坐在左側第一的是順天兵部尚書陳新甲,第二位是順天吏部尚書李日軒,第三位是順天禮部尚書黃景昉;右側第一的是順天戶部尚書傅淑訓,第二位是順天刑部尚書劉澤深,坐在末位的是内閣成員兼應天禮部尚書蔣德璟。

此時距離甯遠城八百裡告急的急件送達順天已然過去了足足四天,而這四天以來,無論是他們這群朱衣大員,還是青衣小吏,甚至是葛衫百姓,全全陷入恐慌和絕望之中。

原因無他,正是因明朝傾盡全國之力,動員十五萬大軍參戰的松錦之戰以明軍的慘敗而收場。

經過兩年的艱苦鏖戰,不僅薊州總督洪承疇毫無骨氣的投降清軍,明軍經營二十年的關甯錦防線也易手于清庭,十五萬明軍精銳隻剩不到三萬殘軍退守甯遠。

這慘痛的失敗是末路的明朝難以承受的。在得到這封加急戰報的朝會上,明思宗朱由檢怒火攻心,竟直接在朝堂上暈了過去,足足昏睡了一天,醒來後卻如蒼老數十歲一般,并且一連數天也未能緩和過來。

如今周延儒召集順天的一衆大臣正是想對此事讨論出個應對,但當他的目光環視一周,發現這些同僚皆是眼觀鼻鼻觀心得做沉默狀。

甚至于劉澤深幹脆把玩起了茶盞,根本無人想就此事發表政見。

周延儒唯有在心中無奈的歎息,心中一次又一次的後悔,暗道:“早知如此,還不如學那劉遵憲告病不來,何必在這受冷場。”

經過足足一下午的“激烈”讨論,一衆大臣都同意周延儒“肅清僞佞,宣揚有功,以逸待勞”的提議。

雖說周延儒在這次定策事件中态度并不積極,但單看這三點提議,就可窺一斑而知明朝政治的全貌。

所謂“肅清僞佞”,看似是整頓官場,肅清吏治,實則是将戰敗的責任完全的推卸到投降清軍的洪承疇頭上。

所謂“宣揚有功”,也無非是矬子裡拔高個,借此來滿足王朝的虛榮心。

所謂“以逸待勞”,更是保留了一絲欲與清軍和談,願屈居于人下的意味。

由此可以看出,在明朝與清軍長達數十年的交鋒之中,明朝的統治者已完全被清軍锉失了進取的銳氣。

金銮殿中的種種勾心鬥角不必再提,此時青州壽光縣縣令姜秉文倒是正為疫疾而發愁。

崇祯登基到順天政權覆滅的十七年裡,足足有八年是在蔓延半個帝國的天災中度過的。

古人雲:久旱必有大澇,大澇必生瘟疫。在崇祯十五年之前,大明已經曆連續六年的大旱,在湖廣地區又連續經曆了長達一年的洪澇。

小農經濟幾乎全是靠天吃飯,連續的天災導緻收成銳減,此時以個體為單位的分散勞作的弊端就顯現的一覽無餘。

農家抗風險性太差,凡有天災,輕則賣田苟且,重則遠遁他鄉,死在路途上的人不知凡幾。

如此一來,農民沒有收成,國家沒有稅收,即使朝中有救災之心,卻也無救災之銀。

加之松錦之戰,明軍大敗,朝廷關心的重點幾乎都在重鑄北方防線,對于國内民生也不可了解的面面俱到。總之,理由有千萬條,但受罪的永遠是百姓。

大量百姓由于天災而死亡,又無人掩埋,多是草草棄屍荒野。由此一來,疫病的發生也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即使壽光縣早在姜秉文到任之初就大興水利,又倡導官府與當地富商聯合開放低息資金供農民播種救急。

這種種措施大量減輕了天災對百姓生活的影響,但面對危及整個國家的災害時,一個小小的縣城自然也無法獨善其身,壽光縣城也在崇祯十五年秋天迎來了鼠疫等疾病的大爆發。

此時姜縣令秉文正在位于縣衙後院的住所處理公事。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穿成年代文裡的炮灰女配  我臉盲你哪位+番外  我在大明翻雲覆雨  反派a裝o後總是裝慘+番外  劍尊丹神  天命之子總想攻略我  我每天都想成為前男友的小嬸子  我的異世界是遊戲模式  我惦記你很久了+番外  蛻變成蝶  山火+番外  沖喜娘子  重逢[重生]  我的父親太努力了  九龍奪嫡,廢物皇子竟是絕世強龍  渣受再見![快穿]  别人過末世,我無敵  重生的我拒絕病嬌富婆  魔尊穿成選秀文炮灰[穿書]  今天我又沒能成功死掉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