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村規。
村規(一):鐘聲就是命令。
注釋:單聲是上工,音為“當、當、當——”;雙聲是下工,音為“當當、當當、當當——”;三聲是開會或緊急集合,音為“當當當,當當當——”。後來村裡裝上了電鈴,上工的鈴聲為“長短長”;下工的鈴聲為“短長短”;開會或緊急集合改為廣播通知。
奇迹:有一天早上,住在村子另一頭的呼墩子正在家中茅房(廁所)裡撒尿,聽到鐘聲後,提上褲子就跑。等他跑到時,褲子還濕着,正往下滴水。呼天成問他是咋回事。他紅着臉說:“尿了半截。”于是,呼墩子當即受到了表揚,并被任命為民兵連長。從此,村裡平添了一句歇後語:“墩子當連長——尿了半截”。
村規(二):安裝在各家各戶屋門上方的“廣播匣子”不能關,更不能私自拆除。呼天成說,要注意聽“精神”。
注釋:綽号為“牛屎餅花”的村廣播員姜紅豆,每天早、午、晚播音三次。姜紅豆說,她用的是“很普通的話”。村裡人說,她是“普通話煮紅薯——半生不熟”。
奇迹:長期以來,呼家堡的“廣播匣子”幾乎成了呼家堡人的“精神鐘表”。早晨,隻要“廣播匣子”一響,全村人沒有一個不醒的。有一天晚上,村裡六十七歲的順發老頭和他的老伴三奶奶聽見“廣播匣子”突然響了,由于兩人都耳背,一個說:“根他娘,播了,西頭開會呢。”一個說:“噢,聽見了。東頭。”他大聲說:“西頭!”她回道:“先去吧。我知道,東頭。”就這麼,一個拄着拐棍去了西頭,一個去了東頭,站到半夜仍不見人來,才知道是弄錯了。兩人回去後,又打了一架!說是耽誤開會了。一個說是在東頭開,一個硬說是在西頭開……說着說着就打起來了。老了,實在是打不動了,就互相“呸”,第二天才弄明白,那是姜紅豆用“很普通的話”播了一條“最高指示”。
村規(三):“不許放屁”。這是語錄。呼天成說,尤其是八圈。
注釋:凡是外人來參觀的時候,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說。有利于“建設”的話多說,不利于“建設”的話不說。比如,可以說說棉花。
奇迹:八圈是個“多嘴驢”,老是管不住嘴。他說他是唱戲的,不說心裡難受。有一次,上邊來了一個參觀團,在村裡住了三天。那時八圈還在村裡挑糞,參觀的人一見他,就喊他大爺。八圈是“四類分子”,自然不敢随便就當人家的大爺。于是人家一叫他大爺,他就指指嘴,他嘴上捂着一個破口罩。一連三天,竟一句話也沒說!倒是掙了很多個“啞巴大爺”。後來,人走了,他才說,他舌頭上長了個疔。
村規(四):不準打架鬥毆、玩紙牌。
注釋:抓住一次,不管是在本村或是在外村,凡參與者在全村社員大會上作檢查,全家停電一月。
村規(五):不準養狗。
注釋(一):呼天成說,咱有民兵。
注釋(二):民兵連長呼墩子說,誰家媳婦幾點鐘起來尿,誰家的床幾點鐘響,他都一清二楚。
四、評議法,又叫“月月紅”。
注釋(一):長期以來,呼家堡一直采用“評工記分、按勞取酬”的分配方法。最高分:十分。最低分:五分。年終決算,按分值分紅。
注釋(二):也有例外。村中大頭,曾是十分勞力,因為大腳踩倒了兩棵玉米苗,呼天成說,大頭連女人都不如!經群衆認真評議為四分半,意為不如女人也。後來,呼天成說,大頭還是不錯的。曆時半年才又重新評議為十分。
細則(一):“背靠背”。
注釋:“背靠背”是呼天成的又一創造,這也是一次制度化的“思想大掃除”。村中實行評工記分,每月一次。評議方法為“背靠背”。即評議到哪個,哪個就離開會場,去地裡轉一圈。等評議完後再把他叫回來,當面公布評議結果。呼天成說,“背靠背”就是七喳喳八嚓嚓,可以評議人,也可以評議事,公公婆子二大爺,一鍋連皮,六親不認。
細則(二):“臉對臉”。
注釋:評議完一個人時,要把他叫回來,當面指出他的缺點與不足,指出不足時人人都要發言。呼天成說,不要“老好好”。誰當“老好好”就給他最低分!徹底杜絕“當面不說,背後亂說”的壞習氣。
細則(三):“脫褲子”。
注釋:“脫褲子”即為一種自我檢查的方法。如果在當月評議中,分被降下來了,那就要當衆“脫褲子”,面對衆人深挖自己的思想根源。如劉鐵錘的兒媳婦,有一段時間出工不出力,“深挖”三次都沒過關。後來,她把自己的褲子脫掉,當衆讓人看她确實是“來了紅”,衆人這才背過臉去,說:過了,過了。
五、幹部法,亦為“亮相法”,也叫“牆上挂”。
長期以來,呼家堡也一直采用的是“臨時幹部制”。“臨時幹部制”是一種激勵機制,凡是在工作中表現突出者,不分老幼,均可成為呼家堡的幹部。幹部要接受群衆的監督和檢驗,要像畫一樣挂在牆上,讓群衆評議。
典型(一):比如,呼國慶在年僅九歲時,就曾當過三天的“臨時記工員”。十二歲時,當過第三小隊的“臨時小隊長”。十五歲時,當過“大隊過磅員”,主管全村分紅薯。
典型(二):比如,徐三妮,也就是“豁兒”。十八歲就當過建新村的“臨時負責人”,曾帶領全村婦女掂瓦刀上去壘牆。工作極負責,後又選拔為村裡的支部委員。徐三妮後來表示甯肯當一輩子老閨女,也永不外嫁(有人說她是嫁不出去),于是被呼天成命名為“永久支委”。所以,徐三妮成了呼家堡唯一的終身幹部。
典型(三):連“四類分子”八圈也當過幹部。有一段時間,因八圈表現比較好,曾當過三天的“廁所所長”,主管全村八個“茅房”。後因他的嘴不把門,胡說八道,又被免職。這充分體現了“不拘一格選人才”。
幹部細則(一):“小孩尿尿”(呼天成語)。
注釋:“小孩尿尿”即為一事一長,專職負責。如倒糞時,就任命一位糞長,糞倒完,糞長也就自動解職。打場時,就任命一位場長,場收完,場長也就自動下台了。
幹部細則(二):“換衣裳”(呼天成語)。
注釋:“換衣裳”是幹部輪換的一種比喻。呼家堡的幹部從不固定,全村十個小隊,幹部多采用輪換的辦法。比如,在第一小隊幹一年後,調往第三小隊當隊長,或是調往第五小隊當會計等。主要是為了鍛煉幹部。
幹部細則(三):“拔青苗”。
注釋:“拔青苗”意為注意培養青年幹部,注意培養那些敢于跟壞人壞事作鬥争的“二杆子”。比如,金換她娘在分菜時偷摘了一個番茄。金換看見了,就推了她一下說:“你這是幹啥呢?”鬧了她娘一個大紅臉!于是,金換因“心紅眼亮”,就被提拔成了分菜組的組長。
六、學習法,又叫“老三篇”制。
注釋:除了上頭布置的學習内容外,呼家堡的主要學習内容就是“老三篇”,可以說是人手一冊。在這裡,學習分重于勞動分,政治表現分也重于勞動分,所以,每到學習時間,人到得最齊。如秋紅娘,小腳,竟主動在會場上扭了一回“老三篇”秧歌,即得到表彰,獎勵二十個“政治分”。
七、獎懲法,又叫“刺刀見紅”。
注釋(一):呼家堡的獎勵制度種類繁多,多為榮譽性質。如“五好社員”、“先進個人”、“割麥能手”、“種棉标兵”等等,甚至開會時發言積極,也被表彰為“會議積極分子”。如前任婦女主任麥花、村廣播員姜紅豆等,均是由于發言積極被選拔為幹部的。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主仆關系 論語和道德經的同居日常 直播鑒寶:盜墓的朋友你當真的嗎 請你溫柔點 龍帝的萌狐妖妻+番外 一覺醒來我跟宿敵戀愛了 穿成鬼面王的小嬌夫 鹹魚每天都在快樂修仙 家有九子 神啊,這女助理是為我定制的嗎 上流人物(出書版) 天縱妖娆 修仙,從成為劫修開始 全娛樂圈都能聽到我的心聲 天運貴女+番外 朕的皇後有馬甲(重生) 金屋 劇情和我想的不一樣[快穿] 我在古早文裡當窺屏狗 偏執獨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