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也有。
但是絕大多數的,依舊是沒能形成什麼完整的思維模式,更多的時候是被情緒所驅動。
西域動蕩,西海即将面臨危險,這些普通的百姓,他們之所以留在西海城,一方面是因為覺得西海城好歹是個城,有城牆的防禦,另外一方面則是不舍得放下好不容易獲得的一些資産。
包括但不限于田畝和房産……
他們舍不得,即便是知道危險,知道困難,也隻能是忍耐着。
那些動不動就将世界很大想去看看放在嘴邊,并且還能去變成實踐的,往往都是年輕人,而中年人則是一聲不吭,即便是中年人同樣也清楚世界很大,但中年人也同時知道房貸很多,孩子很小。
走不了,或是不舍得走的百姓,并不代表說就沒有擔憂和恐懼,不會感受到痛苦,若是沒有波動也就說不得像是死水一樣的忍耐下去,但是關二等人的行為,卻像是點燃了一些火頭,讓有些壓抑到了極限的百姓也跟着躁動了起來。
如果說這些剩餘的西海城官吏,能夠有一丁點的主觀能動性,能夠站在百姓的立場上思考一小會兒,能夠真切解決百姓心中的憂心和疑慮,那麼一切都會不一樣。
隻可惜,張遼隻是一名傑出的騎兵将領,他不是能夠将人心玩弄得如在股掌之間的賈诩。他在領兵出發的時候,考慮的更多隻是西海城的兵卒,對于西海城中的民衆,他考慮較少。這當然不是說責任在張遼,而是西海城當下已經是一個扭曲的狀态,不能用正常的規則去揣測了。
西域聯軍大舉來犯,戰争就在眼前,這無疑是形勢相當嚴峻的。在面對這樣的情況下,西海城内的市坊一般來說都處于宵禁管轄之内,甚至連白天都不允許民衆自由活動。這樣的政令,其實百姓也能理解,畢竟是特殊時期,應盡可能減少人員流動和物品傳遞産生的傳播風險。
所以西海城中,是采用靜……呸,宵禁管理的,禁止一切非法聚會,也自然禁止店鋪買賣,在西海城中的民衆所需,都是由裡坊的官吏負責領取,然後分發給城中坊内百姓。
這些是不是應有之理?
然後問題就來了。
官吏可以最先搞到糧食配給。
所以官吏上下都能吃好的,甚至還有剩!
然後百姓便是什麼都沒有……
有時候,官吏會太累了,會忘了,會遺漏了。
這不是很正常麼?
封建王朝當中的官吏,有哪一個是盡職盡責為了百姓的?
結果,官吏偷吃的行為,被饑餓的百姓撞了一個正着!
裡坊裡面的這些官吏,惱羞成怒的大聲叱責民衆,覺得這些民衆無組織無紀律,破壞了宵禁管理,違背了西海城的律法,原本以為這樣就能讓民衆退縮,因為他們之前也不僅僅是遇到眼前這樣的一次問題,然後每當他們開始呵斥民衆的時候,這些民衆就會縮回去,所以裡坊的官吏也就習慣性的再一次施展起他們的呵斥大法起來。
不就是吃點喝點,甚至不是龍肝鳳膽,隻是用來充饑而已,至于這麼小題大做麼?
可是讓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一次竟然不管用!
原本就緊張和惶恐的情緒,被點燃了……
漢代的普通百姓可以帶刀的,也可以拿槍的,但是要将槍頭取下來,和木柄兩處分置。漢代的民衆甚至還可以擁有遠程武器,射擊動能遠遠大于1.8焦耳的弓箭!
漢代民間是禁弩和甲。
甲,老百姓根本買不起。
至于弩麼……
隻有弩才可以讓一個普通的民衆,也能随時擁有遠距離殺死某個人的能力。
弓箭是要練的,一般人練不起。每一天都要為了兩餐而努力活着的百姓,是沒有多少空閑的時間和金錢來練習弓箭的。
華夏古代為什麼要嚴格管制兵器?
這一點也不難理解,畢竟在古代封建王朝的思維裡面,這個天下是誰家的?當然是皇上家的!所以作為一家之主的皇帝,肯定不希望家裡下人或者傭人每天拿着武器橫着走。畢竟萬一有一天,老百姓想不開了,那麼原本尊貴無比的皇帝,豈不是變成了服務民衆的打工仔了,這如何能行?
當然皇帝重點防着的,并不是那些最底層的百姓,而是那些借着民間的由頭,私藏兵甲的地方豪強。
華夏封建王朝的官吏其實是很厲害的,是遠遠超出了普通百姓的認知範圍的,尤其是最頂層的那一部分官吏,他們在面對封建王朝之中出現的社會矛盾集中,财富分化明顯,民間矛盾凸顯的趨勢下,基本上都預見了百姓會有暴動、抗法、起義等惡性事件的發生,所以必然就将具有殺傷性的武器列入了管理與控制的範疇。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本宮今日未翻牌 重生了誰還做遊戲啊 應見青山懷恨老 回到74年的我,卻覺醒神豪系統 師姐她畫風清奇[沙雕] 傻徒兒,師娘好看嗎? 荞麥花+番外 你那死去的妻子 遊子歸 今晚好像沒有月亮了+番外 重生九零之财迷小富婆 暮色杳杳隔山海+番外 掌中嬌寵+番外 獻祭惡神後,我有了老攻 永恒,夜之将至 臣妻嬌媚,權宦夜夜輕寵 過氣影帝被迫營業後+番外 我的富婆粉絲 玄門宗主讀我心,全家開大殺瘋了 快穿之心有靈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