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門

小說門>大清公主和親 > 第125頁(第1頁)

第125頁(第1頁)

順治許久不見妹妹,也十分想念,聞言一時起興,便道:"其實自額驸府重建以來,我一直都想去看看,不如改日去你家吃臘八粥可好?常聽十四妹吹噓你家戲班子比宮裡的還好,我也很想見識一下。"吳應熊自然滿口說好。回家說與建甯知道,也自歡喜,遂一心一意張羅起來。

到了臘八這日,建甯一早親自往廚房查看,隻見各『色』紅綠豆、長短米俱已備齊洗淨,配菜也都葷素合宜,點頭稱贊,又問管家:"說起來,臘八吃粥的由來到底是怎麼樣的?"

管家笑道:"難怪格格不知道,說起來,這是前朝的老規矩了。說是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給地主放牛,冬天裡又冷又餓,就挖了許多田鼠洞,找到許多豆粒、米粒,就把這些雜七雜八的豆米煮成了一鍋粥。做了皇帝後,為了表示不忘本,就在臘月初八這天下令禦廚仿照當年自己的做法煮了一大鍋粥遍請群臣——這麼着,上行下效,傳至民間,就留了這個吃臘八粥的習俗。"

"是嗎?跟明朝的皇帝有關?"建甯心裡一動,不由想起平湖來,這位明朝的公主,今天可有臘八粥吃麼?

一時順治來到,建甯率府中上下叩頭迎見,請至中堂,擺出四方雕漆大桌子來,一溜雁翅排開數十樣葷素菜肴,當中一隻明火小泥爐煮着鍋粥,香氣四溢。建甯親自替哥哥布了菜,問道:"皇帝哥哥,我很久沒見到佟妃娘娘了,她最近可好?"

順治歎道:"說起佟妃,真是讓朕頭痛。聽太醫說,她近來常常嘔血,十分憔悴。朕想去探望,她也拒不肯見,按說朕對她也不薄,可佟妃的個『性』就是這樣固執倔犟,後宮裡嫔妃衆多,哪個不是天天巴望着朕能移駕前往,惟獨她卻這樣古怪,既然不想見朕,當年又來選什麼秀呢?幸好有董妃深知朕意,每每設言解勸,又常向太醫詢問佟妃的病情。"

吳應熊隻得順着皇上的心意贊了幾句"董妃真是善解人意、大度周到"等語,建甯卻聽不入耳,諷刺道:"董妃自然是好的,做什麼都合哥哥的意,生的兒子也特别得哥哥歡心。一樣是阿哥,這位新四阿哥可比三阿哥來得隆重得多了。"

順治笑道:"你又胡說了,什麼新阿哥舊阿哥的,都是朕的兒子嘛。不過四阿哥的确天資聰穎,你可聽說過有小孩子一出生就會笑的?四阿哥就是。他第一眼看見朕,就沖着朕笑,好像知道朕是他的阿瑪似的。"

建甯忙問:"你這樣贊他,是不是想立他為太子?"

順治笑而不語,卻談起天下戰事來,笑道:"朕聽說,十四妹出生的時候,皇阿瑪正在錦州跟明軍作戰,久圍不下,可是十四妹一落草,阿瑪就赢了,所以特别喜歡你,還稱贊你的出生是"勃興之兆",當即冊封你為和碩公主。四阿哥這一點跟你還真是有點像,從他出生以來,南邊捷報頻傳,打了多少個大勝仗。連孫可望也在寶慶遞了降表,這可真是意想不到。"又向吳應熊道,"南明之亡,指日可待。我已決定任命平西王為平西大将軍,帶同固山額真李國翰率軍西行,乘此賊黨内『亂』,人心未定之際,由川入黔,相機攻取。俗話說:上陣父子兵。這個先鋒之職,你可有興趣?"

吳應熊心中黯然,推托道:"承蒙皇上青睐,原不當辭,不過微臣久居都中,弓馬生疏……"建甯也推着哥哥的胳膊撒嬌說:"朝中那麼多大臣,為什麼偏偏要他去沖鋒陷陣嘛,皇帝哥哥,你另派一個人去好不好?"

順治扣留吳應熊在京本來就是為了控制平西王吳三桂,最怕的就是他們父子合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謂請他出任先鋒雲雲,純為試探,聞言哈哈笑道:"你是想扣着額驸在京城陪你是嗎?好,好,看到你們這麼恩愛,我這個做哥哥的也放心。"遂不複提起。

一時戲班子遞上水牌來,順治便點了一出《紅拂記》,聽至得意處,不禁以手按闆,向左右笑道:"《紅拂》這出戲詞是好的,隻可惜道白不佳。不合用四六詞,反覺頭巾氣,使人聽之生趣索然矣。"

吳應熊向來不谙此道,既見皇上喜歡,便也隻有屏息聽之,不時附議一二。建甯難得有人陪她聽戲,更是興緻盎然,意見不斷,又自告奮勇說改天要替《紅拂記》改道白。順治笑道:"你能嗎?"

建甯道:"皇帝哥哥小看人,怎麼就知道我不能?"吳應熊也說:"若說改曲子詞,或者有些難度;若隻是四六道白,格格盡能的。"

順治聽了,倒也意外,不禁哈哈笑道:"都說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原來嫁妹三載,亦當刮目也。"

建甯聽見丈夫維護自己,更加有意賣弄,笑『吟』道:"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觞而醉月。"

順治越發驚訝,不由問道:"這又是什麼?"

建甯道:"是從前長平仙姑教我的,說是漢人擺宴席,最講究環境幽雅,要"春在花榭,夏在喬林,秋在高閣,冬在溫室",還要有絲竹助興,這樣,才是聲、『色』、味俱佳。皇帝哥哥,今天我們在這花園裡吃臘八粥,看紅拂記,算不算聲『色』俱全呢?"

順治笑道:"我每日在宮裡,拘手拘腳的,倒沒你兩個逍遙自在。果然好戲、好花、好酒、好朋友,這才真是"醉酒當歌,人生幾何"啊!"說罷哈哈大笑。然而吳應熊聽見最後兩句,卻不知為什麼,忽然覺得有些不祥。

是夜飛觞鬥觚,『吟』花醉月,賓主盡歡而散。自此,每隔數月,順治便往額驸府一行,與妹妹、妹夫飲酒聽戲,以解愁悶。

轉眼歲盡,除舊迎新,家家鳴竹換符,戶戶張燈結彩,宮中連日慶宴,太後高興,未免多喝了幾杯,一時觸發舊症,犯起頭疼病來。傅胤祖來診了脈,說是酒後中風,是急症,可大可小的。

依照宮中舊例,凡太後抱恙,衆嫔妃、命『婦』須當早晚請安,輪班照料,甚至留宿慈甯宮,朝夕伏侍。諸妃叫苦不叠,惟有董鄂妃最為細心,侍奉湯『藥』,每每親口品嘗,親手喂食,深得太後歡心。每到别的嫔妃侍『藥』時,太後便挑三說四,百般不如意;直要到董鄂妃近前來,才會略展笑意。董鄂妃遂自告奮勇留在慈甯宮中,衣不解帶,事必恭親,以至于皇太後竟是一會兒也離不開她。

順治原不舍得愛妃如此辛苦,然而太後鳳體違和,非董鄂妃親自喂食不肯吃『藥』,做兒子的不能近身伏侍,豈能再憐惜妃子違逆母後,遂隻得孝道為先,每晚胡『亂』翻張牌子,捱過漫漫長夜。衆妃曠怨已久,難得承恩,無不極盡所能,俯仰承歡。遠山自謂得計,更是變盡花招奉承皇上。

然而對于一國之君來說,什麼樣的風情才算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呢?當年佟佳平湖可以技壓群芳,憑的是一個"才"字,可以投皇上所好,談詩論詞,出口成章。時至今天,既然平湖已經退出競争,遠山也就心平氣和地承認:她的确是夠特别,夠高貴。

但是今天的董鄂憑的是什麼呢?是美麗?賢惠?還是多才多藝?遠山有點不願承認,可是她也明白,要想獲得皇上的心,就隻能趁虛而入,出奇制勝,而無法與董妃展開公平的競争。

這日皇上召了三五個妃子往绛雪軒賞梅花,遠山亦在其中。一行人說說笑笑。迤逦行來,忽然聽得隔牆一陣絲竹之聲,悠揚悅耳,順治不禁止步問道:"這是誰家的戲班子在排演聲樂?"

衆妃俱笑道:"這裡是皇家内苑,尋常人家的絲竹聲哪裡傳得到這裡來?自然是宮中教坊在演奏。"

順治一時興起,笑道:"他們練習演奏怎麼演到這裡來了?也罷,不妨叫他們過來好好唱一出來聽聽。"

遠山故意阻攔道:"罷喲,自從宮中裁去女樂,吹拉彈唱的都換成了太監,男人扮女人,有什麼好看?說不定吓皇上一跳呢。"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為什麼我的直播有那麼一點兒奇怪  紅鞋的血咒  要當反派的小師妹  愛上一隻唐朝鬼(人鬼情系列之六)  恐怖十三樓  染指那個攝政王(重生)  天鵝的眼淚(人鬼情系列之三)  時光隧道裡的靈魂(人鬼情系列之七)  寂情女人  末世裡面種點甜[穿書]  炮灰今天被休了嗎  不喝孟婆湯(人鬼情系列之八)  七日殺  黛玉之死  相思梳子  一閃燈花堕  命犯青花  西嶺雪探秘紅樓夢  黛玉傳  寶可夢:最強雙子訓練家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